5.3

HISTORY OF MATHEMATICS

[數學史] [第一章] [第二章] [2.1] [2.2] [2.3] [2.4] [2.5] [第三章] [第四章] [第五章] [第六章]

       墨子(約前480-前400年),是春秋末戰國初時期的思想家、學者,墨家學派的創始人。本名翟,魯國人。創立墨家學派,主張:兼愛、非攻、尚賢、尚同、節用、節葬、非樂、天志、明鬼、非命,其中以兼愛為核心,以節用、尚賢為基本點。此學說隨後與儒家的「忠恕」思想並稱為春秋、戰國時期「世之顯學」,成為諸子百家中較有影響力的一家。
墨家著作「墨子十五卷七十一篇」,現僅存五十三篇,其中《經上、經下、經說上、經說下》四篇,加大取、小取兩篇合稱為《墨經六篇》,為科學之發明與著作。下列出幾篇分享:

1.經下篇云:「光之入照若射。」,這一句話,經說下篇解釋為:光線的照射是直線進入。因此,假如一個人站在有一小孔的屏幕前,光線由背後照射,在屏幕後面的牆壁上會出倒立的人影。這是人類物理學上最早的光學原理表現,也正是物理學上所謂的:「針孔成像」的理論。

2.經下篇云:「窮,彧有前,不容尺也。」,這一句話,經說下篇解釋為:如果一條直線是有限長的,那麼它的領域是有界限的,用尺去測量的話是量的出來的。(文中彧與域字通)。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現代的數學定理,對一般大學數學系同學而言也相當頭疼,在高等微積分的課程中,它被稱為阿基米德特性。有關阿基米德特性的說明如下:「若x,y為任意兩實數,且x>0,則存在一正整數n,使得nx>y」

[數學史] [第一章] [第二章] [2.1] [2.2] [2.3] [2.4] [2.5] [第三章] [第四章] [第五章] [第六章]

Webcai Lab. (c) 2004 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

 本站台各網頁文章內容及Java Applet之著作權為原著作人所有

本站台之資料及設計,非經同意請勿轉載使用